潍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

  潍坊市突出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建成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牵头制订我国第一项畜牧业国际标准,7项全产业链蔬菜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潍坊标准输出到全国27个省区★■★■,寿光蔬菜、青州银瓜、潍县萝卜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现在,一个3斤左右的郭牌西瓜能卖100元★◆,多肉花卉“朝霞”一盆卖到70万元◆★◆◆■■。实施■■◆“一企一平台■◆★”工程◆◆■★■,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成重点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68个。潍柴雷沃创建国家谷物收获机械科技创新联盟,成功研发北斗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收割机产销量分别占到全国份额的25%、30%■■★■■■、66%,以一企之力对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贡献度超过20%。2023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6%◆★◆■,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

  乡土人才沉得下、留得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我们实施乡土人才■■“上山下乡”工程◆■,深入挖掘有本事、有绝活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促进各路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大展身手★■。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6所高职院校、17所中职院校开设51个涉农专业,成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建成农民培训基地、“田间学校★■◆”372处,着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全市拥有“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3万人,数量全省最多◆★。

  潍坊把精准帮扶作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抓手,用好省派工作队资源,推动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先后争取上级扶持资金4■■★.69亿元,扶持11个县市区、938个村发展产业项目194个。持续开展驻村选派工作,按照党委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业务部门包专业村的思路,精准选派干部下沉农村,抓班子、强基础◆■★◆,抓项目、促增收,累计选派6159名★■■◆◆★,实施帮扶项目8400多个,带动集体经济增收4.7亿元■◆。

  2018年■★◆◆★,习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讲到,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自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这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农业农村工作的充分肯定◆◆★★,更蕴含着对潍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的殷殷嘱托■★◆。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突破城乡壁垒和层级隶属,组织村党组织与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企三新”党组织按需精准对接、结对共建,通过联合组织活动、联抓党员教育、联手服务群众、联促乡村治理★◆★★■★、联心共同发展■★■“五联★■◆★■”◆■★◆★◆,引导城区“人◆★◆■■◆、地、钱、技★◆■、业”等优质资源向农村集聚,有效实现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功能衔接互补,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着眼提升农村干部领导推进共同富裕的能力★★■◆■★,建好用好潍坊农村干部教育实践中心■◆◆■,每年对全市6000多名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定期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亮绩赛绩成果展示交流会,选树50名“兴村治社好书记★◆◆■■★”典型引领,涌现出坊子区洼里村刘向东、昌乐县庵上湖村赵继斌■◆◆■★、安丘市谋家河村李学海等一批王乐义式的乡村共富“领头雁”。洼里村以前是无资源、无资产、无人才的◆★■★■“三无”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刘向东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发展有机果蔬种植◆■■■◆,建设温室大棚108个,产品通过京东★■◆◆★◆、盒马鲜生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4万多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特色亿元村。

  紧紧抓住获批建设全国唯一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全省◆★■“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实施“智联百校”行动,常态化走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院大所对接人才项目◆★◆,在美国、日本、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设立海外引才联络站,依托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开展展会引才,先后引进农业高精尖人才2300余名,吸引36位农业领域院士来潍设立工作站,引领潍坊在智慧农业、现代种业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研发■■◆■★★“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应用专利120多项,常年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比荷兰温室节能50%以上◆◆★■★◆,带动冬暖式大棚发展到第7代★★◆◆■,配备水肥一体机、5G摄像头、多功能植保机等10多种智能装备★■■◆,农民在家用手机就可远程耕地、施肥、喷药★■◆,过上了“轻简化、智能化”种地的日子。

  今年6月,潍坊市整建制创建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着眼突破种业◆■◆◆“芯片”,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原所长方智远等4位院士担任潍坊种业顾问◆◆★,集聚237名国内外育种专家★■,开展基因遗传育种等技术攻关,培育出串收番茄★◆◆、绿龙黄瓜★★■、太空椒等新品种16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目前,潍坊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质资源库★★、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种子研发企业发展到44家,取得新品种权228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着力打造堪当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重任的镇村带头人队伍◆■。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大力选拔政治过硬、热爱★★■★“三农”◆■◆◆、熟悉基层◆★■■◆★、善抓党建的优秀干部担任镇街党委书记,从市直部门选派11名熟悉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干部到山区镇、库区镇◆★■★★、偏远镇担任党委书记。深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专业化管理,广开视野、不拘一格■■★◆,积极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退役军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个模式◆★★★”■★★,主要路径是农业产业化■★,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解决了当时农业生产率低和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潍坊市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及时把农业发展重点转移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上来,作为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新路径。实现农业产业化迈向现代化这一历史性转变,关键在人才■◆。潍坊市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农业人才引育创新,吸引集聚各方面人才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赋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依托北京大学科研力量,高水平建设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创建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形成由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领衔★■◆■、著名学者和国家杰青为两翼、中青年骨干为支撑的“雁阵形”人才梯队◆◆■◆★■,建成7大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和42个独立课题组,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37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3个,成功构建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目前,潍坊市已成立16个产业链党委■◆、31个产业党建联盟,引领推动全市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元■◆■★,生姜、果品◆★★■■、种业等10个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中国花木之乡”青州市成立全省首个花卉产业党委★■★★,组织全市146个基层党组织、3430名党员带领16万花农发展花卉产业■★★■,建成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增福寺盆景园等6个专业园区★◆◆,培育壮大亚泰农业等16个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发展315家花卉企业,形成盆花、草花、多肉、盆景等多领域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多肉植物种苗和成品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80%、60%,草花年产销量21亿株■■◆★、全国第一◆★★,“青州花卉”以340亿元品牌价值连续3年蝉联全省农产品基地品牌评价第一名。

  近年来,潍坊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中不断赋予■★★★◆★“三个模式”新的时代内涵■◆★,在格局上由产业单一融合向城乡全方位融合★■★■◆◆、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在路径上由农业产业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变◆■■,在目标上由强村富民向共同富裕提升,持续为“三个模式◆★◆■◆”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党组织跨村联建,有效带动经济联合、治安联防■★、卫生联管、环境联治◆★★◆★■、文体联谊,推动了区域融合发展■◆★◆■◆,使农民就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治安★◆★◆◆◆、保障优抚等公共服务,形成了跨区域联建、跨领域发展的乡村振兴格局。青州市邵庄镇王家辇村、北马庄村、南马庄村等7个村党支部成立王辇联合党委,7个村的“两委”干部每周一集中办公,大事、要事一起协商,发展规划一起制定,村民矛盾纠纷一起化解■★■◆◆,各村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很快形成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联合党委通过统一布局产业项目,引入◆■★★“乡村美学”概念,先后建成王家辇乡村记忆馆、稷下书房等颇具齐文化特色的村庄新地标★■■◆,形成集吃■★◆★◆◆、住、学、游、购、娱于一体的农耕研学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7个村集体年均增收35万元以上,走出了组织融合引领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回顾发展历程,“三个模式■★★★◆■”之所以成功,根本得益于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得益于党建工作有力有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组织部门牢记嘱托◆★◆★★◆,积极投身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生动实践,立足组织职能、强化组织担当★★,以更大力度优化组织体系、吸引集聚人才★◆★■、增强服务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

  目前,全市已建设“党建统领、四社共建”示范点159个★★■★★◆、示范社区(村)570个★■◆★◆■,服务农民14.1万户★■◆◆,带动村集体增收1.7亿元、农民增收7.4亿元。青州市南小王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发动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供销社以技术入股成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信用社贷款提供启动资金◆★◆■★■,发展集育苗、种植、物流★★、销售于一体的高效农业,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到150余万元,户均增收3.5万元■★◆。2023年◆■■★★,全市有29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居全国地市第1位★★★■■;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35亿元,70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60元,比2018年增长46■◆◆★◆★.7%;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6∶1,远低于全国的2★■■★.39:1和全省的2.17:1。

  ◆■■◆★“三个模式”富了集体、富了乡亲。一地富了不算富,全国都富才算富。我们以开放的胸襟★■■■、共赢的思维输出■◆★★◆“三个模式◆★■◆■”■◆,带动更多地区■★◆、更多农民共同富裕。寿光市以蔬菜产业跨区域党建联建为抓手■◆◆■■■,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打破省市区域界限,与雄安新区、重庆开州◆■■◆◆、新疆喀什、西藏白朗等30多个地区开展跨区域党组织联建,全链条整体输出■◆■■“寿光模式”,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共展共同富裕新图景。雄安新区安新县东垒头村与寿光市崔岭西村开展党支部联建,合作建设157亩大棚园区★◆,借鉴◆◆★◆■“崔西一品◆◆★■”品牌■■★◆★,注册■◆★“晟垒头品■★■★”商标◆◆◆■■★,种出的草莓西红柿每斤能卖到20元,每个大棚年收入15万元以上。

  “三个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进入新时代◆★◆◆■★,我国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新目标,立足共富所向、群众所需■■■★■◆,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引领保障共同富裕落实落地◆■。

  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链主企业等为依托,将一定区域内原隶属不同党组织但从事相同产业的党员组织起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把服务融在产业链,以■◆■★■★“党建链”串联上下游◆■◆★、贯通产学研,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纵观“三个模式★◆◆■★”的发展历程■★◆★■,不管是贸工农一体化★◆■■◆,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着眼点都是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对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潍坊市审时度势◆■■★◆,及时放大■◆■■“三个模式■◆★★★■”格局■◆■■,即由产业单一融合向城乡全方位融合、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城乡融合关键在组织融合,乡村振兴关键在组织振兴■★★★◆。潍坊市把组织联建作为重要突破口,以此带动城乡产业■◆、人才◆◆■■★★、资源、机制等要素全方位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

  针对潍坊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整合难问题,深入总结“诸城模式★◆◆◆”农村社区化经验,在全省较早探索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以组织一体化引领区域融合发展“一盘棋”。按照“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好带乱★■★”原则,摸排确定2497个联建村★■◆◆◆,成立756个联合党组织。联合党组织统抓各联建村事务★◆★◆◆,“两委”干部统一管理使用★■◆★■◆、中心工作统一安排部署、重要事项统一决策协调、兴村产业统一谋划实施、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统一均衡配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打造新型农村生产生活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打造了143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其中6个片区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

  为支持西藏白朗县蔬菜园区建设★■■◆★,寿光市选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党员技术员孟德利前往指导。他针对高原气候◆★,对蔬菜大棚进行定制化改造,让蔬菜大棚在西藏“嫁接”成功。2023年■◆★★■◆,白朗县以全县1.28%的可耕地产出了占农牧业总量40%以上的效益,带动农民年收入由1000多元增加到2万元,成为西藏最大的◆■◆★“菜篮子”◆■★。目前,寿光市常年有8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外地指导蔬菜种植,全国新建蔬菜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诸城市突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模式,综合考虑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功能上的带动性等因素,采取农村党支部与部门单位◆★■◆◆、城市社区★★◆★、企业三种模式进行联建★■,创新设置城乡联建党组织1275个■◆,以党建为媒,在城乡各类要素之间架起合作共享的桥梁。以经济联合助推产业发展◆★★■◆◆,各联建党组织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累计向农村投入资金130多亿元◆◆■★,建起特色产业社区152个、入驻企业1239家,18万农民在家门口就地转为产业工人,实现以工兴农★◆■、以城带乡、融合发展■◆■★。以文化联谊提高治理成效,成立1275支、3200余人的城乡联建工作队◆★,开展“城乡支部手牵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用城市文化资源带动提升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用农村绿水青山涵养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用文化赋能乡村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建共享共发展。

  潍坊市发改委派驻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大圈村牛伟国◆◆,带领村民发展大棚樱桃■◆、红心猕猴桃等产业,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家乐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8年的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80万元,村民户均增收1.6万元。为推动农户共同富裕,潍坊组织市县镇三级2800多个部门单位、3万余名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家庭■◆★★★“结对子”,不改变面貌不脱钩,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及实物折款3.8亿元,扶持发展共富项目998个★■◆■,帮助11万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诸城模式”主要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寿光模式”主要是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改革经验■★◆。这■★“三个模式”■★★◆,领风气之先,推动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铸就了“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品牌。

  寿光市实施“桑梓人才计划”★◆★◆、在外人才◆★★■★■“雁归计划”★◆,年均吸引3200多名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寿光菜农70后、80后、90后占到53◆★★◆.7%,返乡★■★◆■“新农人”成为挑大梁的“棚二代”。高密市大学生刘莉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应用先进优良品种■★◆★、现代农机装备■◆■◆◆★、高效增产技术,种植粮食5600余亩,年经营收入1600余万元。在各类人才示范、引领和推动下,潍坊农业现代化迅猛发展,农产品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5年突破百亿元■◆,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1/6■■■★◆■。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9.15亿元,比2018年增长31.06%。

  探索■■“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助推共同富裕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村)的组织优势■◆◆■◆★、供销社的资源优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和农村信用社(银行)的金融优势,通过村社共建、大田托管■◆■■★、信用互助等10种形式,大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