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刊》:高端科技智库的“领跑贝斯特官网登录3344者”|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年《院刊》卷首语中这样写道:◆★■“近年来,我们策划出版重大选题近百个,广泛覆盖了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每个专题、专刊基本都是由我国该领域的领衔科学家或院士指导推进,从学科发展战略、科学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得到了科技界和国家相关决策者及相关部委、部门的好评,在国内科技智库期刊领域处于★★★■■‘领跑’。”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院刊》担当起了★■◆■◆■“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的责任。而随着互联网以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与爱思唯尔合作的《院刊》英文官网上线家机构共下载了《院刊》14万多篇次文章。《院刊》成功进入Scopus数据库,并与中国知网合作进行双语推广,总下载量、篇均下载量均为中国知网合作科技类期刊第一名◆★■。

  20世纪80年代◆■■◆★,关于建制化的科研机构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基于此◆★■,中国科学院于1986年创办了《院刊》。《院刊》定位于机关刊,主要刊登本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文章。

  借鉴《自然》《科学》的媒体传播模式,《院刊》将文章改写为科学新闻故事,借助中国网的海外传播平台及渠道,使单篇内容覆盖2亿人次■★★■。其间推出的“长江模拟器生态决策系统”报道获得500多家境内外媒体的转载★◆◆。

  杨柳春表示,内容是期刊的灵魂,选题策划就是内容的“编剧”和◆★★“导演”◆◆。围绕国家战略、中国科学院战略部署以及科学界的共同关切,《院刊》策划了一系列重大选题,以此体现“国家使命■◆■■◆■,科学担当”的价值理念。

  转型初期◆■,《院刊》遇到多重困难■★◆◆◆,既缺乏充足的稿源◆★■,也没有明确的内容形式定位。后经不断探索与实践,最终定位于★★★◆“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上■★★★。《院刊》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全院办刊◆◆”的模式:中国科学院在编委会、办刊人员、办刊经费等方面为《院刊》提供支持,以全面提升《院刊》的办刊能力★■■★。历任主编的切实贡献、编委的大力支持■◆◆★、团结向上的编辑团队都为《院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型前的《院刊》在刊登系列文章时,经常出现一篇文章在第一期发表■■◆、另外一篇或许在第六期发表的情况■■★◆■。文章发表间隔时间过长★★◆◆★,对于读者来说是割裂的◆◆■■◆。“后来我们想,如果根据一个主题来约稿◆■★◆■◆,宣传效果会不会更好?”杨柳春回忆说。

  谈及中国的科学思想库★■◆■◆,无论是研究其历史沿革及发展脉络,还是探讨学术质量、品牌建设、传播效能和影响力,都无法绕开《中国科学院院刊》(以下简称《院刊》)。它已成为我国战略决策领域的一面旗帜和高端科技智库媒体的“领跑者”■◆。

  自 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以来,在该计划的支持下,《院刊》开始探索国际化传播方式,效果显著。

  《院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科技智库类中文期刊◆◆■★◆■。在如何做好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上,《院刊》用近20年时间书写了一份答卷。

  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扩展了《院刊》的“朋友圈■◆★”◆★■■。根据不同主题,联合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由中国科学院主办、《院刊》承办的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搭建了各领域交流对话的平台;《院刊》与新华网联合推出■■★■◆“国策论坛”线谈视频栏目,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推出《闳议》访谈节目,开通《院刊》“学习强国■■★■★”号,推出的◆★■★◆■“院刊视点”作品获得2023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视频图片大赛——科普视频类三等奖”,入选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期刊原创科普好作品■◆■★◆”奖★◆,并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目前已入围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类参评作品。

  “在这之前,我国还没有智库期刊,新定位对于《院刊》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院刊》执行主编杨柳春介绍。

  在将一个个专题、专刊呈现出来的背后◆■,是《院刊》编辑部倡导的★■■■“研究型编辑◆◆、学习型组织、创造型劳动”。

  围绕“四个面向”■★★★★◆,《院刊》策划了“融合科学与开放数据”“中国高性能计算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大国重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对策研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等专题■◆、专刊。

  杨柳春表示,《院刊》编委整体层次高■■■、覆盖面较广,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要求基本一致◆◆★,在内容选题及办刊方向指导上极大加强了《院刊》的力量。“正是有了编委会强有力的支持,才形成了《院刊》发展的良好生态。■◆★★”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院刊》以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出版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内容为基础,出版了《科技强国建设之路——战略与思考》一书,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院70周年■★★■,彰显了《院刊》作为智库媒体的策划和传播能力。

  杨柳春介绍贝斯特官网登录3344,基于对学术出版形态和科学传播趋势的研判,《院刊》积极拥抱新媒体■◆■,于2014年布局媒体矩阵。

  例如■◆★,第六届编委会主编、中国科学院原院长院士为《院刊》撰写卷首语、序言、文章,参加相关活动;第七届编委会主编■■◆★■■、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院士撰写了《积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强基层党建 促科技扶贫》等文章。

  那时在国内,连◆◆“智库”都很少被提及,更别说◆■★★◆“智库期刊◆◆”了。智库期刊的主要作用是将战略科学家的研究★★■■◆★、思考传播出去。杨柳春记得一位领导说过,对于战略而言◆★★◆★■,战略科学家就是“指兔子”的人★★■◆,而我们这些实操的人就是“打兔子■◆”的人◆◆◆◆。因此《院刊》一直围绕国家战略、中国科学院的战略部署,不断“找兔子”,持续改革,创新模式★★◆■★■。

  ◆★◆■“《院刊》是智库期刊,我们希望《院刊》的‘思想产品★★’能影响决策、引领公众◆■★◆■,因此选题的政策性非常强。★★◆◆■★”杨柳春说,比如在国家出台某一战略后,编辑部会专门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发现科技支撑或驱动战略实施的方式,这就是《院刊》的选题源。借此,编辑养成了新闻敏锐性,以及分析国家方针政策的习惯。

  “在与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传播为要、团队为本。只有这3个维度同时发力,才能打造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杨柳春表示。

  2005年,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第三期启动之际,提出了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战略目标◆■◆◆★■。《院刊》抓住契机★■,经过大量调研,主动将《院刊》的发展嵌入时代需求,定位转变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

  为中国科学院争生存★★◆■、求发展成为那一时期《院刊》的主要功能◆◆,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路走到了十字路口。

  5年来,在“卓越计划”的支持下,我国高水平期刊数量持续增多,部分优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阵营,学术水平与发文规模同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集群化办刊改革取得实效,期刊发展生态明显改善◆◆,中国科技期刊界的信心得到了空前提升■■◆。

  “针对内圈层★■■■■,提高决策影响力;针对中圈层,提高学术影响力★◆■★■◆;针对外圈层,提高社会影响力。”杨柳春说,目前《院刊》每期推送超过50万份邮件。通过面向3个圈层的精准传播和广泛传播★◆★★★,《院刊》的读者范围扩大■◆■◆◆,影响力在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

  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为贯彻落实《意见》,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动科技期刊改革发展◆◆■◆★◆,努力探索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前,《院刊》主编通常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担任,从2017年2月第六届编委会成立开始,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担任主编,足见对《院刊》的重视和支持■■。◆■”杨柳春说。这些支持绝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切实为期刊发展作出贡献■■。

  习指出:“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这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方向■★■★◆。

  正是由于敏锐、前瞻、科学的选题策划,近年来■★◆★◆★,《院刊》在决策影响力方面的智库作用日益突出,所策划出版的内容得到相关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成为支撑国家相关决策部门的重要信息源。同时,也成为中国科学院政务上报信息的重要参考渠道之一。

  2015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刊★★”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万人,成为科技期刊公众号◆★“大号”■★■。与此同时,根据目标受众群体不同的需求,《院刊》针对3个圈层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媒体传播矩阵。

  杨柳春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卓越计划★★■★”对中文刊物给予更多支持■◆,《院刊》也将在“卓越计划”的“大家庭”里不断深耕★◆◆,继续提升期刊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每个人都成为飞转的《院刊》的“结构件■■■◆”,释放更大潜能和活力,成就了今天的《院刊》。正如主编评价的那样★◆,这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能把事干好的团队”。

  编委们是《院刊》的坚强后盾。有的编委尤为严格认真★◆■■◆★,高水准的审稿意见提升了文章的政策性和影响力◆★■★;有的编委为《院刊》的媒体融合拓展出谋划策★◆■★,使其快速建立了媒体传播矩阵■◆★★;有的编委在帮助《院刊》策划、审稿的同时,还向编委会推荐高层次的编委……

  2009年,■◆“物联网”成为热点,学界和社会对此十分关注。于是《院刊》编辑部抓住这个机会,以■★■“后IP时代与物联网”为主题组织了专题。2010年★■★■,该专题作为第一期推出◆■◆■,获得热烈反响◆★,在专题基础上上报的内容还得到决策层的关注。慢慢地,结构化的专题、专刊组织形式成为《院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