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刊如何迈向卓越(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我国学者在超导领域每年论文发表量较大◆◆,上海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发展成全国超导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高地。然而◆★■,世界上尚未有聚焦超导全要素研究的综合期刊■◆◆◆★◆。”《超导》编辑部主任王亚伟2020年来到上海交大任教■★■,全程参与办刊■◆★■★,短时间内接触到了大批该领域海内外知名科学家。目前《超导》由11名中外专家担任编委。

  “只要是能够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的平台,我们都愿意尝试与之合作。”谈毅表示■★◆◆■,为了提升期刊的竞争力,上海交大坚持放眼全球、开放办刊的理念,想方设法把校外、海外的资源引进来■◆■。同时◆■◆◆,不只几家大型出版集团★■■■,一些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中小型海外出版商,也加入了上海交大期刊中心的“朋友圈◆◆”。

  办刊过程中,王亚伟接触最多的除了编委和作者,就是出版人团队。在期刊中心,主任助理潘飞带领几名出版人同时服务《超导》等几十本校办期刊。和国外出版集团洽谈合作、申请刊号,期刊论文发表后的推广,学术会议举办渠道洽谈等期刊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都有出版人全程指导服务。

  当时★◆★,国内外纳米★◆◆★、微米领域优秀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与之相关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却很少。“我们意识到,迫切需要创办一本纳微米交叉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优质原创成果,引领学术方向★◆■。”2009年■◆■■■◆,从事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多年的上海交大教授张亚非决定带领团队创办一本高水平国际科技期刊,《纳微快报》由此诞生。

  “在国外的出版集团里◆■★■★,一个出版人可以同时管理十几本期刊,让科技期刊的编辑、主编专注于期刊内容。”谈毅认为,■■■◆◆“大部分高校出版社主要以学术著作、教材的出版为主★■★◆◆,而科技期刊出版则是与之完全不同的细分领域★■◆■,需要专业的编务、运营、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校办期刊‘借船出海’走出去后,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如何登上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谈毅说。今年,上海交大启动了医工交叉期刊专项资助计划,提升医工交叉研究国际竞争力,以开放交流合作促进校办科技期刊发展。

  《分子园艺》《碳中和》《检验医学发现》等11本新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4年◆■,22本期刊被《期刊引证报告》(JCR)收录,20本期刊获得影响因子,12本期刊进入学科Q1区(领域内期刊前25%)……这是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主办期刊取得的成果◆★★。

  潘飞认为,科技期刊以内容为王,但不能理解为只注重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拓宽学术的视野,提升学术交流交往和组织策划能力。为此,上海交大期刊中心在组织或参加期刊出版领域的活动时,也会把校办期刊的编辑们推荐到讲台上。“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潘飞说。

  同时,在扶持期刊发展上★■★◆■★,上海交大重点选拔扶持◆★◆■★“种子”选手◆■■■★。2020年起,《纳微快报》获得上海交大每年100多万元专项办刊经费支持■◆★◆★■。纳入期刊中心管理后,《纳微快报》的影响因子从9分左右跃升至31★◆★◆■.6分,社交媒体上的关注人数涨至18万多,近3年投稿量均超过2000篇/年■■★,且每年增长300多篇■★■■。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是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质量的关键★★◆★◆■,上海交大期刊中心从学校层面搭建对外沟通的平台,提供更多相关配套服务◆★,力求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高校期刊集群■★■★■■。

  2019年,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出台■■■,上海交大将科技期刊发展写入学校的专项规划,持续加大投入创办高起点新刊。4年多来◆■,上海交大期刊数量从58本增至77本■★★◆■★,多本期刊的影响因子成倍上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2019年,上海交大成立集约化管理的期刊中心。中心工作人员细化专业分工★◆■◆,让一名运营人员对接几本刊物★◆■■★,推动市场化运营。

  《纳微快报》一名编辑说,十几年间,期刊不仅见证、首发了许多中国纳米科技研究成果★★,还汇集了大批纳米科技领域的中外顶尖专家,现有的83名编委中,国际编委人数超过一半,审稿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图片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多个必检项目,重点关注动力蓄电池、电气系统和驱动电机的安全性。…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创办新刊◆◆★★★,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符合‘四个面向’要求,还要考虑全球学术界需要。■◆■★◆★”上海交大期刊中心主任谈毅认为◆◆■■◆,评判一本期刊是否优质,要看能否引领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依托优势学科“孵化◆◆★◆■”新刊,集约化管理实现专业化办刊,开放办刊引入各方资源……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加大投入创办高起点新刊,探索以期刊平台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

  ■■“上海交大18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14个有自己创办的期刊★★◆★。这些期刊在支撑学术出版和助推学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谈毅表示,新兴学科、学术前沿是中国科技期刊崛起的机遇。当某一领域出现有针对性的发表平台时,往往能迅速聚集一批优秀作者■■★★,期刊影响力也将快速提升。因此,应抢先在新兴学科领域布局一批科技期刊◆◆◆◆,设置一些热点专题,引领学科研究方向◆★■★◆★。

  “以前,编辑人员要自己跑各个部门办理年检、申报奖项、申请办刊经费等◆■,如今,这些事情全部由期刊中心代办◆★■◆★◆,编辑人员就可以专注于学术编辑的工作。”《纳微快报》一名编辑表示★◆。

  “期刊中心主要发挥服务、支撑功能。■◆■◆◆★”潘飞说,我们将期刊分为A◆◆◆◆■、B■★、C3个等级,每年通过实施一些竞争性项目,对期刊给予分级资助。比如《超导》2021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获得50万元办刊经费支持,被期刊中心评定为A类刊◆■◆■★★,上海交大也提供配套经费支持■◆◆★■★,支付出版社前3年的出版费用。

  通常★★,一本新刊第一年稿源依靠创始团队的学术影响力,第二年就很容易出现投稿量大幅下降的情况◆■■★。《超导》却是个例外。“去年开始,我们依托出版社★◆■◆■★、学校期刊中心、创始团队,增加期刊影响力,海外投稿量已经超过国内,其中大部分稿源来自国外知名学者团队。◆★★■◆■”王亚伟说。

  “我国处在纳米研究的前沿,通过WebofScience论文数据库检索★■■,全球近1/3的与纳米研究相关的论文来自中国。”《纳微快报》一名编辑说,上海交大2005年成立的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微纳电子学系)是国内较早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

  2019年创刊的《超导》★★◆■■,同样是以学校优势学科作为出发点◆★★,依托一流学科实验室“孵化”的新期刊。

  科睿唯安发布的2023年度JCR显示◆★◆★◆◆,上海交大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以31.6分的得分领跑上海英文学术期刊,首次挺进世界百强(排名第五十九)◆★◆■;在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应用物理学3个学科领域均位居全球前3%。

  2023年★■◆★◆,上海交大期刊中心作为牵头单位,成立了由15家高校期刊管理部门参与的高校卓越期刊建设联盟。联盟旨在为高校期刊管理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围绕卓越期刊建设与发展、期刊顶层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享高校期刊管理工作经验,促进高校期刊的发展与提升。

  目前,上海交大期刊中心与多家国外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每本期刊的定位■★◆,选择和不同的出版商合作★■。“首先显现的作用是投审稿系统的使用费用大幅下降,单刊很难有这个优惠价格。★◆◆★”《纳微快报》一名编辑说■■■。

  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至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0.03亿人次,日均28618★◆★.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3.9%◆■■,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23■★◆◆◆★.1%。 铁路方面,国庆假期期间,铁路客运量累计13125.1万人次,日均1875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6■■.3%,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27.5%■■★。…